黑龙江大学论坛|黑土地

 找回密码
 开放注册
搜索
查看: 21572|回复: 3

[其它] 病态与人性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4-7-26 10:07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看完《黑天鹅》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的脆弱,当电影演到精彩而令人战栗的时候便会将窗口缩小,鲜红的血液和被渲染的黑色,使我期待结束的那一刻。然而,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快进任何一个细节。
   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黑天鹅”。固然体会到这一点很不错,但是却只是片面的常理性理解。我们心里的那只黑天鹅都不一样,我们对它的管理更加是不相同的。还有人说着“这就是一部人格分裂的片子。”不错,这部片子确实是通过人格分裂的Nina展开故事的。片子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精心与巧妙,强大的心理暗示+悬疑剧情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漩涡。
   首先是人物的设置,(我不想赘述百度上有的)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尖锐后的病态形象。Thomas是一个偏执狂、也是一个控制欲强的人,他仿佛是勾引“黑天鹅”的诱导剂,但是他也有自己事业上的需求,因此注定他无法控制这个蜕变了的“白天鹅”。Lily好像是个最自然真实的人物,但是她却很有心机,是她间接的激发出了黑天鹅的邪恶。表面上乖张、邪恶的lily是由于nina的假象存在的,但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其实是lily聪明的把握住了每一个刺激nina的时机,她同样也是《天鹅湖》中天鹅的候选,她和nina、Beth有着相同的压力感受,她明白如何刺激Nina,是她边缘化。再者就是Beth,Nina宛然从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今后的境遇,她恐惧着试图逃避,但是分裂的自我将这一切更加黑暗化。Nina的母亲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,她是权威的象征,是白天鹅的捍卫者,也是Nina性格的主要塑造者。在剧中,Nina反复强调“完美”,其实这正是她的母亲追求的,猜测这与单亲家庭有着关联,女性要求独立的完美渴求。是母亲让黑天鹅压抑在一个死角,然而在21年内,从未有人要求Nina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感受,释放心灵黑暗的一面,直到“黑天鹅”这个角色的出现。Nina一直以出众的舞技而自豪,等待着以“舞"争取天鹅的角色,于是当有人告诉她这还远远不够时,她陷入了极度的恐慌。她在母亲的“呵护”下,如此小心翼翼,无法释放压力,她需要有个人保护她的叛逆,允许她的“自作主张”(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吃蛋糕的情节,她的母亲也是个非常脆弱的“病人”,典型的权威),于是另一个Nina诞生了,她充满释放黑暗的力量,这是自我防卫的分裂,是无法避免的结果。
   影片是借助了一个选拔天鹅的时间,激化了主角Nina的这种常态性存在的病态。它跟观影者玩儿的是心理战,角色幻念的交叉,亦真亦假的心理暗示,弄的人紧张+迷惘。
   似乎每个人都略微存在偏执、权威或者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,但是影片中的角色是把这些抽离,附在某个特定角色的人生,然后融合在了一部电影中,利用人本身就自然存在的联想,给“黑”“白”不同的诠释和感受。
发表于 2014-7-26 12:5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久不顶帖,关键是不认识字,看这
发表于 2014-7-26 16:4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服不行,楼主就是有水平
发表于 2014-7-26 18:33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来想回帖,日后再说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开放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访问本页请
扫描左边二维码
         本网站声明
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,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!
站长电话:0898-66661599    站长联系QQ:7123767   
         站长微信:7123767
请扫描右边二维码
www.jtche.com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黑龙江大学论坛 ( 琼ICP备10001196号-2 )

GMT+8, 2024-3-29 02:59 , Processed in 0.082770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

© 2001-2020 黑龙江大学论坛校园招聘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